Nano-Micro LettersNano-Micro Letters

所有文章 第73页

器件科技

一步无模板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Mn3O4纳米结构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3-03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Adnan Younis和Dewei Chu利用一种简便、高效、经济的电化学沉积方法合成了Mn3O4薄膜并应用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通过前驱体浓度和沉积时间的调节可有效实现对Mn3O4纳米结构的表面形貌调控,从而调控其电化学性能。最优条件...

阅读(3940)赞 (5)

电化学

基于纸质基体的铅笔画-沉积聚吡咯方法制备高性能固态超级电容器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3-03

华中科技大学的高义华教授课题组以复印纸为基底制备了一种高性能柔性全固态高级电容器。其电流输送时基于一种铅笔画出的可折叠电路。这种在纸上由铅笔画出的石墨片可提供有效的低电阻(95 Ω sq-1)电流传输通道,而覆盖在铅笔画表明的导电聚合物PPy可作为器件的电极材料。该器件在扫描速率...

阅读(3509)赞 (3)

生物医学

综述:微流体在乳腺癌诊断方面的应用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3-03

截至2012年,全球的乳腺癌患者达到120万人。而大型昂贵诊疗设备的缺乏,严重影响了众多乳腺癌病患的快速诊断需求。加拿大Guelph大学的 Suresh Neethirajan课题组总结了乳腺癌诊断的不同手段并重点分析了其在病人存活率方面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介绍了新型的基于微...

阅读(2858)赞 (1)

器件科技

综述-电化学纳米医学传感器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展望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3-03

电化学纳米医学传感器具有高特异性、灵敏度、免标记、低成本等特点,且适用于临床快速即时检测,因此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前景。印度Motilal Nehru N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Sunil Kumar Singh等人在这篇综述介绍了...

阅读(4545)赞 (1)

生物医学

综述:ZnO纳米颗粒的抗菌活性和毒性机制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3-03

氧化锌纳米颗粒(ZnO-NPs) 因其纳米尺寸效应、高比表面积和高表面活性而具有优异的抗菌特性,同时它还是对化学和生物成份具有光氧化和光催化作用的生物安全材料。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的S. K. M. Bakhori等人从测试手段、紫外光辐照影响、Zn...

阅读(6162)赞 (2)

生物医学

金纳米颗粒单层和多层细胞模型在纳-微界面上相互作用的尺寸依赖性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3-03

金纳米颗粒已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新型工具,例如用作放射性治疗的辐射剂量促进剂以及化疗抗癌的药物载体。然而金纳米颗粒治疗的有效性取决于它是否能穿透癌细胞组织。单层细胞对于小尺寸金纳米颗粒的吸收性低于大尺寸金纳米颗粒,而多层组织型细胞的情况则相反。Ryerson University的...

阅读(3277)赞 (2)

生物医学

碳纳米管内嵌Cu/Ag纳米颗粒复合物的植物化学功能化及高抗菌抗癌特性综述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3-03

纳米医学正在新型医疗和诊断领域掀起一场新的革命。Rani Channamma 大学的J. Manjanna等人利用阿江榄仁提取物微波还原Cu(NO3)2 /AgNO3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的方法分别制备了Cu-MWCNTs和Ag-MWCNTs纳米复合物。这种植物化学官能化的...

阅读(3259)赞 (3)

生物医学

牛血清白蛋白耦联磁性Fe3O4 纳米颗粒提高生物相容性与磁热疗性能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3-03

磁热疗法是一种快速发展的非侵入性肿瘤治疗手段。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的Jun Ding等人利用热分解法制备了10nm超顺磁性和30nm铁磁性两种Fe3O4纳米颗粒,并利用即表面电荷吸附和酰胺键共价修饰两种方法在Fe3O4 纳米颗粒接入牛血...

阅读(3414)赞 (2)

生物医学

细胞在阳极氧化的多尺寸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表面的行为研究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3-03

上海交大的张小农等人利用多次阳极氧化的方法制备了在同一基体上共存四种直径 (60, 150, 250, 和350 nm) 的TiO2纳米管阵列, 并研究了MC3T3-E1细胞在该阵列上的粘附行为。结果表明,在小直径(60, 150nm)或大直径(250和 350 nm)的TiO2...

阅读(3150)赞 (1)

生物医学

利用多层细胞培养模型揭示纳米颗粒在实体肿瘤中的吸收和分布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3-02

纳米颗粒在离开肿瘤血管进入肿瘤微环境后的行为仍缺乏实验研究。Michael’s Hospital的Devika Chithrani等人利用多细胞层模型研究了金纳米颗粒在组织类型结构内的吸收和分布动力学。结果表面,纳米颗粒的吸收和传输依赖于肿瘤细胞的类型:与MCF-7细胞相比,金纳...

阅读(3135)赞 (1)

器件科技

改善锂离子电池中LiNi0.5Mn1.5O4阴极的高压循环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3-02

【引言】 锂离子电池(LIBS)虽然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对于提高汽车(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和智能电网的电能量密度的要求仍存在激烈的讨论,具有中等的理论放电能力,高的热力学稳定性,稳定的高排放平台的高电压锂离子电池(hvlibs)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提供新的...

阅读(3764)赞 (1)

催化

静电纺丝法制备具有高光催化性能的超长SnO2纳米管3D多孔网络结构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3-02

纳米科技的发展为SnO2纳米材料的研究在光催化和光电化学领域的应用新机遇。郑州大学的邵国胜课题组利用单毛细管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超长SnO2纳米管3D多孔网络结构。相对传统SnO2纳米纤维,这种三维多孔网络结构具有更高的光电流和光催化活性,原因是其光捕获效率和电子-空位对分离效率更...

阅读(3891)赞 (2)

生物医学

阳离子多赖氨酸修饰磁性氧化铁纳米粒颗粒用于肺癌细胞高效标记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3-01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标靶癌细胞已成为癌症的细胞疗法的常规手段之一。河南科技大学的Wang Xueqin首次合成了磁性γ-Fe2O3,通过阳离子多赖氨酸表面修饰成功实现对人类肺癌细胞 (A549)的磁性标记。在低浓度下,细胞的存活率、增殖能力、细胞周期与凋亡率未受影响。此外,与未处理...

阅读(2961)赞 (2)

催化

ZnO窗口层的优化:提升PbS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3-01

胶体量子点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电探测器、发光二极管等光电器件中。在太能能应用中,量子点的带隙可通过量子尺寸效应调节以适应太阳光谱的宽吸收谱。尤其,当基于胶体量子点的多激子效应报道后,使得高能光子的使用成为可能,从而也使其成为潜在的光吸收材料。在目前的器件结构中,ZnO-P...

阅读(4445)赞 (2)

催化

生物仿生:植物表面结构和功能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2-28

本综述论文是德国Wilhelm Barthlott教授课题组针对植物表面的结构、功能及其演化进行了详细概述。文中不但结合了表面化学和功能结构,而且参考了可能的仿生应用。 35亿年来,1000万种生物物种的表面在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演化成了高度复杂的多功能表面,生物有机体的层次结...

阅读(5851)赞 (3)

催化

Fe2O3改性多孔BiVO4纳米片:高光催化活性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2-28

BiVO4是研究最为广泛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材料之一,但是未改性BiVO4的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活性还远不够高。温州大学的黄少铭教授课题组通过Fe2O3改性多孔BiVO4纳米片,相对未改性BiVO4纳米片,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和苯酚的效率分别提高27倍和31倍。(被引频次:1...

阅读(3785)赞 (10)

催化

PtNi苏合金纳米复合颗粒修饰多壁碳纳米管:高效甲醇电催化氧化性能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1-19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作为一种绿色能源,收到广泛的重视和研究。Pt是最常用的甲醇电化学氧化催化剂,但是催化过程中生成的CO分子会吸附在Pt表面,抑制Pt的催化活性。 针对这项问题,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王穗东教授课题组开发了一种简单的“一锅法”,在[BMIm]BF...

阅读(3003)赞 (1)

化学科学

高载流子迁移率和低接触电阻:激光清洗石墨烯表面的PMMA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1-18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被广泛用于石墨烯转移和设备制造。然而,在用丙酮冲洗后仍不可避免地在石墨烯表面留下薄薄的一层聚合物,导致设备性能退化。对于如何消除该残留和恢复石墨烯的性质,北京大学的傅云义 教授课题组提出了用激光曝光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靠并且可控。在适当的激光...

阅读(3661)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