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该团队设计了一种用于肿瘤血管靶向和双模态PET/光学成像的中空核-壳结构的SiO2纳米体系: 64Cu-NOTA-QD@HMSN-PEG-TRC105。
该体系具有良好的靶向特异性和出色的成像能力,使得诊断结果更加可靠。此工作将脉管系统靶向、pH敏感药物递送、双模态成像三者结合到单个平台中,将中空核-壳结构SiO2纳米体系应用于图像引导的肿瘤靶向药物递送,有效增强了癌症的诊断和治疗。 |
基于此,我们整理了关于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文章,其中2篇Review,3篇Article。敬请关注、阅读和下载(免费)。
Zanzan Zhu
Nano-Micro Lett. (2017) 9: 25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17-0128-6
▲ 肽组装石墨烯”turn-on”型荧光传感器检测脂多糖(LPS)
新加坡国家癌症中心Zhu Zanzan博士总结分析了基于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场效应晶体管生物传感器、以及光学生物传感器的重要研究进展。提出了材料科学、生物学、电子工程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发展理念。
Yallappa, S., Manjanna, J., Dhananjaya, B.L. et al.
▲Cu和Ag NP嵌入MWCNT中的示意图
Rani Channamma University的J. Manjanna等人利用阿江榄仁提取物微波还原Cu(NO3)2/AgNO3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的方法分别制备了Cu-MWCNTs和Ag-MWCNTs纳米复合物。
这种植物化学官能化的复合材料具有高效杀菌活性,并且对于常见癌细胞具有高度毒性。
Kalidasan, V., Liu, X.L., Herng, T.S. et al.
Nano-Micro Lett. (2016) 8: 80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15-0065-1
▲TOC
Yohan, D., Cruje, C., Lu, X. et al.
Nano-Micro Lett. (2016) 8: 44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15-0060-6
▲NP在单层与多层之间传输的尺寸依赖性
Ryerson University的Devika B. Chithrani等人研究了模拟血管瘤环境下,金纳米颗粒与组织型多层细胞的界面相互作用,首次实现对纳米颗粒穿透癌细胞组织的成像并分析了金纳米颗粒的传输机制。
Li, G., Chen, Y., Zhang, L. et al.
Nano-Micro Lett. (2018) 10: 7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17-0155-3
▲TOC
东北师范大学王春刚教授等人提出一种简便的化学合成方法,制备了金纳米棒@聚丙烯酸/磷酸钙核-壳纳米结构颗粒(AuNR@-PAA/CaP,其中核为AuNR,PAA/CaP为蛋壳结构)。
这种纳米复合结构的颗粒具有超高的载药能力(每毫克纳米颗粒可载1毫克阿霉素)、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26%)、以及pH值 /近红外(NIR)双响应药物输运功能。当阿霉素负载的AuNR@-PAA/CaP纳米颗粒受到近红外光辐照时,AuNP的光热效应促使PAA/CaP外壳破裂,从而实现药物输送。
Nano-Micro Letters 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纳米/微米尺度相关的最新高水平科研成果与评论文章及快讯,在 Springer 开放获取(open-access)出版。可免费获取全文,欢迎关注和投稿。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可以与别人分享!:Nano-Micro Letters » NML荐读 | 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