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纳米颗粒单层和多层细胞模型在纳-微界面上相互作用的尺寸依赖性
2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3-03
金纳米颗粒已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新型工具,例如用作放射性治疗的辐射剂量促进剂以及化疗抗癌的药物载体。然而金纳米颗粒治疗的有效性取决于它是否能穿透癌细胞组织。单层细胞对于小尺寸金纳米颗粒的吸收性低于大尺寸金纳米颗粒,而多层组织型细胞的情况则相反。Ryerson University的...
阅读(3473)赞 (2)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3-03
金纳米颗粒已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新型工具,例如用作放射性治疗的辐射剂量促进剂以及化疗抗癌的药物载体。然而金纳米颗粒治疗的有效性取决于它是否能穿透癌细胞组织。单层细胞对于小尺寸金纳米颗粒的吸收性低于大尺寸金纳米颗粒,而多层组织型细胞的情况则相反。Ryerson University的...
阅读(3473)赞 (2)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3-03
纳米医学正在新型医疗和诊断领域掀起一场新的革命。Rani Channamma 大学的J. Manjanna等人利用阿江榄仁提取物微波还原Cu(NO3)2 /AgNO3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的方法分别制备了Cu-MWCNTs和Ag-MWCNTs纳米复合物。这种植物化学官能化的...
阅读(3323)赞 (3)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3-03
磁热疗法是一种快速发展的非侵入性肿瘤治疗手段。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的Jun Ding等人利用热分解法制备了10nm超顺磁性和30nm铁磁性两种Fe3O4纳米颗粒,并利用即表面电荷吸附和酰胺键共价修饰两种方法在Fe3O4 纳米颗粒接入牛血...
阅读(3501)赞 (2)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3-03
上海交大的张小农等人利用多次阳极氧化的方法制备了在同一基体上共存四种直径 (60, 150, 250, 和350 nm) 的TiO2纳米管阵列, 并研究了MC3T3-E1细胞在该阵列上的粘附行为。结果表明,在小直径(60, 150nm)或大直径(250和 350 nm)的TiO2...
阅读(3209)赞 (1)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3-02
纳米科技的发展为SnO2纳米材料的研究在光催化和光电化学领域的应用新机遇。郑州大学的邵国胜课题组利用单毛细管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超长SnO2纳米管3D多孔网络结构。相对传统SnO2纳米纤维,这种三维多孔网络结构具有更高的光电流和光催化活性,原因是其光捕获效率和电子-空位对分离效率更...
阅读(3972)赞 (2)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3-01
胶体量子点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电探测器、发光二极管等光电器件中。在太能能应用中,量子点的带隙可通过量子尺寸效应调节以适应太阳光谱的宽吸收谱。尤其,当基于胶体量子点的多激子效应报道后,使得高能光子的使用成为可能,从而也使其成为潜在的光吸收材料。在目前的器件结构中,ZnO-P...
阅读(4584)赞 (2)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2-28
本综述论文是德国Wilhelm Barthlott教授课题组针对植物表面的结构、功能及其演化进行了详细概述。文中不但结合了表面化学和功能结构,而且参考了可能的仿生应用。 35亿年来,1000万种生物物种的表面在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演化成了高度复杂的多功能表面,生物有机体的层次结...
阅读(6001)赞 (3)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2-28
BiVO4是研究最为广泛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材料之一,但是未改性BiVO4的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活性还远不够高。温州大学的黄少铭教授课题组通过Fe2O3改性多孔BiVO4纳米片,相对未改性BiVO4纳米片,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和苯酚的效率分别提高27倍和31倍。(被引频次:1...
阅读(3839)赞 (1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1-25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的Amna Sirelkhatim教授课题组在Nano-Mcro Letters期刊2015年第7卷第3期上发表了一篇综述文章,这篇文章成为Web of Science的 “Hot paper”,即1/1000高引用文章。 文章摘要:随着纳米科技的发...
阅读(5632)赞 (4)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1-19
综述:ZnO纳米颗粒的抗菌活性剂毒性机制,被引频次 48次。 (Figure description: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 influence of essential ZnO-NPs parameters on the antiba...
阅读(2941)赞 (2)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1-17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的发展为拉曼光谱技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SERS可以定义为Raman散射体因在金属基底上的吸附而引起的Raman信号增强现象。SERS的灵敏度主要与金属表面纳米结构附近的分析分子的电磁场效应有关。贵金属(如铜、金、银)是SERS技术最常用的...
阅读(3487)赞 (3)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1-17
薄膜及薄膜器件具有高比表面积、纳米结构-载流特性可控、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等诸多优点,在诸多传统和新兴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薄膜及薄膜器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薄膜器件有有机、无机、和复合薄层等材料组成,研发成本低、可扩展、非真空条件下的制备是薄膜器件发展的主...
阅读(3157)赞 (1)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1-17
上海交通大学的杨志课题组提出了一种一锅法生物合成金纳米片的方法。该方法绿色、简单,以廉价易得的酵母菌作为前驱体原料,通过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可获得形貌及尺寸可控的金纳米颗粒。理论模拟证明此方法获得的金纳米片在1600nm近红外处有显著的等离子共振吸收峰,因此有望在表面等...
阅读(3916)赞 (1)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1-17
近年来,由于在环境科学、能量转换、及传感器检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杂化纳米复合材料成为研究热点。CSIR-National Physical Laboratory大学的Rajesh教授等人用电沉积法将一种导电共聚物改性的电活性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沉积在玻璃碳电极上,用以...
阅读(3264)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1-16
微/纳米电子器件的自下而上制造方法一直以来是研究热点。华中科技大学的高义华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微/纳米组装方法,此方法准确高效,尤其适用于微/纳米电子器件的制造。采用这种方法,制造出了一种由Sb掺杂的ZnO和ZnO纳米线构成的p-n同质结紫外检测器(UVD),并对其...
阅读(3436)赞 (1)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1-16
垂直碳纳米管(VACNTs)阵列在能量存储、热管理、电磁屏蔽、超强纤维、高性能电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及前景。多壁垂直CNT阵列的研究已有报道,但是制备过程大都采用非连续的多步CVD法,不利于实际应用。清华大学的张莹莹课题组采用单步CVD法制备了双层垂直CNT阵列,并系统...
阅读(5254)赞 (1)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1-16
1999年高有序TiO2纳米管阵列的电化学阳极氧化法生长被首次报道后,发现此方法制备的纳米管阵列在防腐蚀、传感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催化、生物医学和锂离子电池等等诸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迄今为止,在钛箔和合金等表面成功合成了TiO2 纳米管阵列,尤其考虑实际应用后,在ITO和...
阅读(2996)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1-16
阻变存储器(ReRAM)是利用可电场诱导电阻变化现象的一种信息存储器,作为下一代非易失性存储器件具有简单的金属/绝缘体/金属三明治结构、高存储密度、高运行速度等优点。最近发现单根TiO2纳米线的ReRAM具有多级存储行为,但是在金电极上合成单根纳米线工艺复杂且成本高。加拿...
阅读(3584)赞 (1)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1-16
银(Ag)纳米结构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磁学和催化性能,可用于光子和能量传感器,以及生物医学器件中。银纳米结构具有各种各样的尺寸和维度,比如纳米颗粒、纳米团簇和纳米线等,通过控制纳米结构的构造、形状和尺寸,调控和改进器件性能。比如,增强光散射和吸收,提高电导率和等离子体共振灵敏度...
阅读(3560)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17-01-16
纳米技术的快速推进极大地促进了免维护微电子器件的发展,比如无线微型传感器、植入式医疗器械、纳米机器人、有源射频识别标签等,并最终刺激了微型储能器件的快速发展。可直接印制在塑料、纸等柔性基底上的二维平面型微型超级电容器(MSCs),因其易于和其它微电子器件相集成,是一类近年来受到广...
阅读(4333)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