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L文章集锦 | 固态电池
17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8-02
一、专辑介绍 对于锂金属电池、水系锌电池或者热电化学电池来说,使用固体电解质可以解决在这些种类电池充放电使用过程中的枝晶、短路、自放电以及电解质泄漏等问题,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可靠性并且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因此,使用固态电解质的固态电池吸引了研究者的大量研究。 本...
阅读(1198)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8-02
一、专辑介绍 对于锂金属电池、水系锌电池或者热电化学电池来说,使用固体电解质可以解决在这些种类电池充放电使用过程中的枝晶、短路、自放电以及电解质泄漏等问题,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可靠性并且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因此,使用固态电解质的固态电池吸引了研究者的大量研究。 本...
阅读(1198)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8-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元件呈现出显著的微型化、集成化、高功率化和多功能化的发展趋势。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高功率工作状态造成电子设备所产生的热量迅速积累和增加,这势必会对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产生严重影响。另外,高密度电子设备一部分以电磁波的形式散发热量,从而造...
阅读(1444)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7-25
随着科技发展,在极地、深空、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和军事、航空等技术领域,环境适应性强、高低温性能优异的储能器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凭借低成本和良好的低温性能,钠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然而,负极缓慢的动力学特性和严重的枝晶生成阻碍了低温下钠离子电池的应用。在低温下,钠离子在...
阅读(2493)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7-24
本次推文精选了四篇入选ESI高被引(6月份数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及食品科学的NML文章。内容涵盖了无铅钙钛矿材料在太阳能电池的应用、2020年与2021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高开路电压全无机钙钛矿材料最新研究成果以及食品科学领域中纳米技术的应用。这些工作分别来自西北工...
阅读(1308)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7-22
Nano-Micro Letters《纳微快报(英文)》2022年第 8 期印刷本已整理完成,所有卷期的电子版可免费下载,下载方式: 1. 复制链接到浏览器: https://pan.baidu.com/s/1NuthbJFFHKWIUsgdRKw29Q 输入提...
阅读(1113)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7-17
个人简介 黄兴溢,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聚合物电介质及绝缘材料的研究。主持五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第一/通信作者在 Nature,Nature Comm., 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IEE...
阅读(1972)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7-12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集成度、工作频率和功率密度的不断提高,电子设备的过热问题越来越严重,而解决过热问题的主要策略是通过热管理材料将多余的能量从电子设备中传导到外部环境。与传统的热管理材料相比,具有高面内导热系数的柔性导热薄膜材料在过去的十年里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兴趣,在下一代器件的热...
阅读(2667)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7-11
Sb₂S₃储锂/钠理论比容量高,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导电性差、初始库仑效率低和体积膨胀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在碱金属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基于碳基材料的稳定作用,本文提出了利用碳点改性天然辉锑矿的局部氧化—部分还原—深度耦合的研究思路。碳点组装的富氧碳层中形成的C-S键可以抑制硫向亚硫酸盐...
阅读(1537)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7-11
本次推文精选了五篇入选ESI高被引,传感器及纳米发电机相关的NML文章。分别来自北京理工大学曹茂盛团队、郑州大学刘宪虎副教授和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Dirk W. Schubert教授团队、以色列理工学院Hossam Haick教授与日本京都大学姚明水研究员以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阅读(1460)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7-09
个人简介 徐斌,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1996年在延安大学获学士学位,2000年和2006年分别在北京化工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获得硕士与博士学位。2000-2014年在防化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2014年至今任北京化工大学教授,2016...
阅读(2998)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7-07
近年来,电子时代的快速发展对储能器件的性能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其中,获得稳定的低温使用寿命仍是一个挑战。众所周知,使用水作为电解质溶剂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有机电解液带来的易燃、严格的制造条件和昂贵的成本等问题。然而,与最新热点研究的乙酸乙酯、丙酸甲酯和1,3-二氧戊环等低凝固点的有...
阅读(2807)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7-05
金属锌的高丰度、低成本及高理论容量等优势使其成为后锂电池中最有吸引力的多价金属负极材料之一。然而锌金属电池在剥离/电镀过程中存在的电压极化大、库伦效率低以及枝晶失效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水系可充电锌金属电池(AR-ZMBs)的实际应用。研究者们提出了包括电解液添加剂、表面修饰以及构建人...
阅读(1939)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7-04
一、专辑介绍 导热功能材料在电力设备、电力电子器件、5G通信等方面的应用日益显著。近年来,特高压电力设施和5G通信的快速发展,对材料(特别是绝缘材料)的导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开发出具有更高导热性能的先进功能材料。 本虚拟专辑简介:精选7篇近期发表在Nano-Mic...
阅读(1651)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7-04
开发新型储能材料对解决化石燃料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开拓新能源国际市场具有重要战略价值。与核能、风能、潮汐能相比,太阳能成本较低、供应充足,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之一。相较于已经实现大规模商业化普及的太阳能显热储能设备,潜热储能设备具有温度控制能力更强、体积更小、结构更简单等优点。作为潜...
阅读(1846)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7-03
本次推文精选了五篇入选ESI高被引,锂/钠/钾离子电池相关的NML文章。分别来自湖南大学陈小华课题组、暨南大学李宏岩研究小组、中南大学梁叔全教授和周江教授团队与吉首大学吴贤文教授等、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孙子其教授与吉林大学韩炜教授等、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纪效波教授与邹国强副教授...
阅读(1964)赞 (1)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7-03
水系锌碘电池(Zn||I₂电池)的正、负极均通过溶解-沉积反应储存电荷,具有能量/功率密度高、反应速度快、电位平稳、使用安全性高等突出优点,是一类重要的水系二次电池。然而,Zn||I₂电池中也存在诸多副反应过程: 1)单质I₂正极与其放电产物I⁻离子会络合形成可溶性I₃⁻离...
阅读(2221)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7-02
随着能源需求与日俱增以及化石燃料快速消耗,迫使人们不得不开发更先进的可再生能源。基于可再生能源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及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和间歇性特点,配置储能系统是解决当前可再生能源发展不平衡的有效手段,开发新型高效的能量储存和转换装置,例如小分子(水、二氧化碳和氮气)电解...
阅读(7646)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7-02
可充电电池能够按需可逆地存储和释放电能,对社会及人们生活有着重大影响。自发明以来,可充电电池在结构、化学组成和性能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功率容量、可循环性、价格和工作温度等性能参数很重要,但电池长期面临的问题是能量密度不足。近几十年,锂离子电池(LIB)已成为占主导地位的高能电...
阅读(1705)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7-01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个重大疾病,一旦发病,患者的生存率不容乐观。传统诊断方式,包括PET、CT、X射线和组织活检,仍然是临床癌症诊断的主要方式。然而,它们都不能对癌症进行早期诊断。因此,传统诊断方式对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帮助有限。早期诊断是发病前的诊断,通过新技术和新策略,可以...
阅读(1577)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2-07-01
自工业革命以来,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飞速进步,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到了大气中。将CO₂电催化转化成燃料和化学品具有重要意义,得到广泛的关注。甲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制药、皮革和造纸方面都有重要应用。目前,CO₂电催化还原制甲酸虽然可以获得较高的法拉第效率,但其高法拉第效...
阅读(1892)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