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蔡国发等:一种用于大面积智能窗具有超大光学调制的电致变色磷酸镍薄膜
9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2-23
研究背景 镍基电致变色材料因其电子导电性低,反应位点不足,其光学调制能力仍然不能满足智能窗市场的需求。本文首次提出并论证了一种过渡金属磷酸盐电致变色薄膜,通过提升材料的电化学活性,实现了离子在电极中的高效脱嵌。最终,该高透过率(接近100%)的磷酸镍薄膜展现出90.8%的光...
阅读(975)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2-23
研究背景 镍基电致变色材料因其电子导电性低,反应位点不足,其光学调制能力仍然不能满足智能窗市场的需求。本文首次提出并论证了一种过渡金属磷酸盐电致变色薄膜,通过提升材料的电化学活性,实现了离子在电极中的高效脱嵌。最终,该高透过率(接近100%)的磷酸镍薄膜展现出90.8%的光...
阅读(975)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2-21
研究背景 太阳能蒸发因低碳排放和高能量利用在海水淡化领域具有巨大潜力。水凝胶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蒸发器。然而,高蒸发速率和对盐离子的耐受性难以兼得一直制约着水凝胶蒸发器的广泛应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离子化工程对水凝胶聚合链进行电负性修饰,以阻碍盐离子渗透并活化水分子,从根本上...
阅读(1226)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2-16
研究背景 全球变暖和传统化石燃料短缺正在推动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大规模利用间歇性可再生能源需要高效的储能系统来存储和利用。随着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可充电质子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储能设备的有力候选者。基于酯类溶剂的电解质易燃,需严格无水过程和安全管理...
阅读(7293)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2-14
研究背景 单原子催化剂因其独特的高原子利用效率和高度可调的电子结构在可再生能源催化尤其是电催化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大量基于理性设计合成具有多变局域构型单原子催化剂的研究愈发促进了其在广泛能源电催化中的应用。近年来,利用单原子位点上的轴向配位设计来打破单原子催化剂的平面对称性...
阅读(1915)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2-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由于水消耗和全球人口的急剧增加,水资源短缺问题愈发严重。有效的水处理不仅可以为平衡水需求和供应提供额外资源,同时有助于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可能途径之一。开发的先进功能材料中(石墨烯、石墨相氮化碳、MXene),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脱...
阅读(1449)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2-09
研究背景 血管对于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输送和废物的清除至关重要。具有功能性血管网络的骨修复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骨组织工程中。增材制造是一种将物质逐层堆叠生成三维固体的制造技术,主要包括但不限于3D打印,也包括4D打印、5D打印和6D打印。它可以通过精确调整智能血管的力学结构和生物学...
阅读(1252)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2-06
研究背景 尿素作为化工行业的重要原料,通常是经由高温高压条件下氨气与二氧化碳反应而成。然而,相较之下,采用电催化途径合成尿素由于其更简便的合成条件和更卓越的合成效率,成为另一种更为优越的选择。在电催化合成尿素领域,设计高效催化剂是一个极为关键的课题。通常,杂质催化剂的催化活...
阅读(1556)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2-03
研究背景 锂金属负极因其极高的理论比容量而具有极好的前景,其电化学稳定性研究目前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面向实际应用中,商业正极通常匹配面积容量为3-10 mAh/cm2的锂负极,这意味着锂金属的厚度只需控制在50 μm内。同时,锂金属负极由于不受控制的枝晶生长和副反应极大限...
阅读(1329)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2-01
研究背景 对于微米级颗粒硅负极来说,循环过程中严重的颗粒粉碎阻碍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实际应用。本文作者结合电弧熔炼和高能球磨,使得Sn和Sb均匀分布在Si微粒内部。所制备的Si8.5Sn0.5Sb微粒负极具有比Si高得多的电子电导率和Li扩散率,有利于减小Li浓度梯度引起的...
阅读(1343)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2-01
研究背景 人体可穿戴/可植入式电子设备在现代生活和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产品,其生物相容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用于这些产品理想的电池应具备生物相容性、安全性、低成本以及优越的电化学性能等特点,这也是研发生物相容性电池的评价标准。该工作以新西兰大白兔...
阅读(1676)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2-01
研究背景 锌离子电池(ZIBs)因具有较大的能量密度、合适的氧化还原电压和环境友好特性有望成为潜在的规模化储能装置。正极材料是决定ZIBs电化学性能的重要元素。在多种正极材料中,具有高理论容量及多晶结构的MnO₂已成为极具竞争力的候选材料。然而,在以前的研究中,其比容量远低...
阅读(1219)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1-30
研究背景 传统的显示技术在机械性能与智能化方面限制着人机交互的发展。本文提出基于丝蛋白离子弹性体,开发一种高度类似皮肤结构和机械性能的电致发光人形智能显示平台(HIDP)。最终,基于丝蛋白离子弹性体的HIDP表现出高拉伸性(700 %)、弹性和自愈能力,并且在极端环境和复杂机械...
阅读(939)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1-26
研究背景 随着高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由不利电磁波(EMWs)或辐射引起的电磁干扰(EMI)及相关的并发症变得越来越严重。电磁干扰不仅会对设备产生不利影响,干扰其正常使用,污染环境,并危害人类健康。发展EMI屏蔽材料对下一代电子产品、通信技术、物联网和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
阅读(2307)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1-25
研究背景 如果从化学相互作用系统研究各种材料的细微差别和特征并操纵这些结构,深入理解并定义复杂的拓扑分子框架,是开启全新材料研究领域的关键。然而,固态结构的发现往往是偶然的,如果可以在原子尺度上调控以定制“需求导向”的材料,则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网状化
阅读(1868)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1-24
研究背景 寻找具有高容量和优异循环性能的新型负极材料对于开发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至关重要。本文原位构建外延氮掺杂石墨烯包覆SiC纳米颗粒,利用氮掺杂石墨烯与SiC表面Si-C间的相互作用,构筑利于电荷转移的通道,增强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结合第一性原理分析,表面Si-C化学键的...
阅读(1172)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1-22
研究背景 作为全球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氨主要由传统的哈伯法合成而来。然而,该方法存在能耗高和CO₂排放多的问题,不符合现代工业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低能耗、绿色环保的合成氨方法,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温和条件下的电催化合成逐渐成为工业
阅读(1430)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1-21
一、专辑介绍 锌电池: 已经成功商业化的锂离子、钠离子电池等有机类电解质电池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极高安全性储能设备的需求,而水系锌离子电池被认为是新一代安全储能电池的代表。Zn具有合适的电极电位(与标准氢电极相比为−0.76 V),使采用水溶液电解质成为可能,具有离子电导率...
阅读(932)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1-20
研究背景 二硫化钼是研究最广泛的过渡金属二硫族化物,由于其成本低、储量丰富且无毒,已成为替代商用铂基催化剂的主要竞争者。与粉体二硫化钼不同,近单层2H-二硫化钼纳米片(2H-MoS₂ NSs)因其高比表面积和高表面活性而备受关注,使其成为催化析氢反应(HER)的有吸引力的候选材...
阅读(1349)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1-18
研究背景 便携式柔性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对储能器件的轻便性、机械柔性、容量、倍率等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具有优异柔韧性、出色导电性及超高比容量等优势的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MXene)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可穿戴储能器件电极材料。然而,在电极制备...
阅读(1427)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1-16
研究背景 利用铜基催化剂上的电化学还原CO₂反应(CO₂RR)将CO₂转化为高价值燃料和化学品是一种很有前景和吸引力的CO₂转化利用技术。各种碳负载单原子催化剂(如Ni,Fe,Co和Zn)在CO₂RR中表现出良好的CO₂-to-CO性能,引起了对于Cu单原子催化剂...
阅读(1264)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