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周小元等:强耦合的Ag/Sn–SnO₂纳米片在安培级电流下将CO₂还原为纯HCOOH溶液
9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28
研究背景 电催化CO₂还原将间歇性的可再生电能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纯液体产品,具有诱人的前景,但需要发展高性能的电催化剂,以及解决后续产物分离等问题。重庆大学周小元教授团队精心设计和制备出由Ag颗粒和Sn–SnO₂晶粒组成的强耦合纳米片(Ag/Sn–SnO₂),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
阅读(758)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28
研究背景 电催化CO₂还原将间歇性的可再生电能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纯液体产品,具有诱人的前景,但需要发展高性能的电催化剂,以及解决后续产物分离等问题。重庆大学周小元教授团队精心设计和制备出由Ag颗粒和Sn–SnO₂晶粒组成的强耦合纳米片(Ag/Sn–SnO₂),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
阅读(758)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24
研究背景 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为 5.8 GPa)、卓越的耐热性能(热分解温度为 650℃)和突出的导热性能(轴向导热系数为60 W/(m·K)),由PBO纤维衍生的PBO纳米纤维(PNF)被视为制备高性能导热复合纸最有潜力的材料,在高端...
阅读(1387)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24
研究背景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在零碳社会和智能城市建设中作为能源供应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单节器件的功率转换效率(PCE)已经超过19%,叠层器件的效率值已经超过20%。这主要归功于合理的材料设计和组合,同时也要借助氯仿(CF),这是一种强大的溶剂(溶解度),能够快速实现液体...
阅读(1243)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20
研究背景 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和迭代升级的电子设备对于电磁波吸收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质衍生的碳基气凝胶凭借其轻质、电磁参数可调、阻抗匹配优等特性,在电磁波吸收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本工作采用了一种简单易行的设计方法,实现了磁/介电组分与生物质衍生碳气凝胶的原位复合和氮掺...
阅读(1900)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20
研究背景 自2007年发现Fe₃O₄纳米粒子的类酶活性以来,纳米酶以其催化活性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稳定性好及适合大规模生产等优点,成为天然酶最具潜力的替代品。近年来,随着纳米医学和纳米催化的交叉融合,基于纳米酶的治疗策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因为酶催化反应可以在肿瘤微环境...
阅读(1931)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20
研究背景 有机电极材料具有灵活的可设计性及绿色可持续性等优势,在水系锌离子电池体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有机材料面临着两个主要的挑战,即差的导电性和高的溶解度。这进一步限制了水系锌-有机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本工作设计了一种含有分子内氢键的有机聚合物(H-PNADBQ)...
阅读(1309)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20
研究背景 由于创伤、肿瘤、感染等原因造成的骨软骨缺损常常导致患者出现肢体疼痛、活动受限甚至残疾,骨软骨再生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临床问题。但由于骨和软骨组织的具有完全不同的自然性质,实现二者同时再生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许多研究主要集中于软骨支架的构建,却往往忽略了软骨下骨的再生。但实...
阅读(1253)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16
研究背景 目前的锂离子电池(LIBs)大多依赖于有机液态电解质。然而,由于有机液态电解质具有易燃性和毒性,电池损坏或断裂可导致环境污染和爆炸。与有机电解质相比,水系电解质在成本、环境友好性(无毒)、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不挥发和不燃性)、电池功率密度和快速充电速率(高离子电导率...
阅读(1973)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15
一、专辑介绍 电解水:水分解是一种将水分子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这个过程是通过电解实现的,需要1.23V的电压才能理论上实现,但实际上需要超过1.8V的电压才能克服反应的活化能。高效、经济的水分解技术将是支撑基于绿色氢的氢经济的技术突破,从水分解产生的氢气可以用作环保的燃...
阅读(923)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14
一、专辑介绍 电解水: 水分解是一种将水分子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这个过程是通过电解实现的,需要1.23V的电压才能理论上实现,但实际上需要超过1.8V的电压才能克服反应的活化能。高效、经济的水分解技术将是支撑基于绿色氢的氢经济的技术突破,从水分解产生的氢气可以用作...
阅读(822)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11
研究背景 水溶液锌离子(AZIB)电池因其电解质的不燃性、环保性和经济性,以及金属锌与水溶液电解质良好的相容性,成为高安全性、低成本储能系统的理想选择。然而,水溶液电解质作为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会直接或间接的与锌负极相互作用,引起析氢反应、电极钝化和锌枝晶生长等寄生反应,导致A...
阅读(2546)赞 (1)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11
一、专辑介绍 电解水: 水分解是一种将水分子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这个过程是通过电解实现的,需要1.23V的电压才能理论上实现,但实际上需要超过1.8V的电压才能克服反应的活化能。高效、经济的水分解技术将是支撑基于绿色氢的氢经济的技术突破,从水分解产生的氢气可以用作...
阅读(1763)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07
研究背景 有机电极材料在电池中具有重大发展前景,然而,目前所报道的有机电极往往面临着比容量低、电压低、倍率性能差以及电荷存储机制不明确等挑战。同分异构体是研究电荷存储机制和提高电池性能的良好平台,但其在电池中的研究尚未得到重视。本文报道了用于锌离子电池的两种同分异构体。结果表明...
阅读(1319)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05
研究背景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受体材料的创新设计开发及其高性能器件制备是有机光伏领域内的研究重点。该工作开发了一类YR-SeNF新受体,其具有相似的近红外吸收、不同的结晶度和堆积方式。结果表明,在PM6:L8-BO二元体系中引入YR-SeNF制备OSCs,能够实现~19%...
阅读(1143)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05
研究背景 人类可以通过多感官融合来感知我们复杂的世界。在有限的视觉条件下,人们可以感知多种触觉信号,从而准确、快速地识别物体。然而,在机器人中复制这种独特的能力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在这里,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超轻多功能触觉纳米层碳气凝胶传感器,它提供压力、温度、材料识别和3D定位...
阅读(1218)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03
研究背景 摩擦电纳米发电机(TENG)可以在固-固、液-固、液-液、气-固和气-液等不同界面上有效地收集能量。TENG能量转换效率的提高和器件的稳定性与界面接触起电研究的进展密切相关。TENG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激发了人们对CE的持续研究兴趣,而在各个界面上对CE的研究进展可以为提...
阅读(1147)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02
研究背景 钠离子 O3 型层状氧化物具有能量密度高、成本低的特点,是钠离子电池的理想阴极。然而,这类阴极通常存在相变、动力学迟缓和空气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很难实现高性能固态钠离子电池。高熵氧化物(HEOs)作为一种新型的氧化物体系,以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成为子电池领域的新兴研...
阅读(2223)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2-29
研究背景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CO₂RR)过程中各种中间体的吸附能具有很强的线性关系,限制了活性的进一步提升。本文构造了一个原子分散的Mo-Fe双原子对锚定在氮掺杂碳载体上。Mo-Fe双原子位点对*COOH中间体的“桥式”吸附方式增加了*COOH的吸附能。同时Mo和Fe原子之间...
阅读(1304)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2-24
研究背景 根据已有的研究,设计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双壳中空结构是提高光利用率、调节电子结构和化学键的空间相互作用、加速界面接触、提供更多催化反应位点和促进有效载流子分离和转移的最有效策略之一。鉴于此,本工作提出了Sᵥ-In₂S₃@2H-MoTe₃催化剂的“双壳纳米盒”设计,将2...
阅读(913)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3-12-23
研究背景 镍基电致变色材料因其电子导电性低,反应位点不足,其光学调制能力仍然不能满足智能窗市场的需求。本文首次提出并论证了一种过渡金属磷酸盐电致变色薄膜,通过提升材料的电化学活性,实现了离子在电极中的高效脱嵌。最终,该高透过率(接近100%)的磷酸镍薄膜展现出90.8%的光...
阅读(974)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