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骆静利院士等:界面电子调制的双单分散Pt-Ni₃S₂双功能电催化剂,高效催化氢还原和甲醇选择性氧化
10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2-18
研究背景 与尿素、乙醇、甘油、胺、甲醛、水合肼和糠醛等一些有机化合物相比,甲醇因其强氧化反应性、高水溶性和低廉的价格受到有机小分子-水共电解制氢的广泛关注。将甲醇电氧化成甲酸(或甲酸盐),不仅降低水电解的工作电压,实现节能制氢,还可以实现增值化学品的选择性升级。单组分金属硫化物...
阅读(1053)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2-18
研究背景 与尿素、乙醇、甘油、胺、甲醛、水合肼和糠醛等一些有机化合物相比,甲醇因其强氧化反应性、高水溶性和低廉的价格受到有机小分子-水共电解制氢的广泛关注。将甲醇电氧化成甲酸(或甲酸盐),不仅降低水电解的工作电压,实现节能制氢,还可以实现增值化学品的选择性升级。单组分金属硫化物...
阅读(1053)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2-18
研究背景 可充电水性锌锰(Zn-Mn)电池较差的动力学行为和循环稳定性是限制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本文以氧化锌为电解液添加剂,制备了一种类凝胶状的电解液,通过激活碱式硫酸锌(ZSH)辅助的Mn2⁺沉积反应,实现了阵列状Zn₂Mn₃O₈·H₂O纳米棒的快速沉积,并进而提升了电池在放...
阅读(860)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2-07
研究背景 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光催化技术,被视为一种有前途的可持续能源转化手段。石墨相氮化碳(g-C₃N₄)作为一种环保的非金属光催化剂,自发现可用于光催化产氢以来,引起了研究者们广泛的关注。相较于传统的TiO₂材料,g-C₃N₄的光催化活性、稳定性更为优越。然而,其本体材料...
阅读(1994)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2-05
研究背景 利用空气等自然资源,在同一化学充电电极材料上可以随时随地实现能量转换和储存,同时避免了电极上不同材料之间能量转移带来的能量损耗,成为开发高效自供电储能器件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邻苯二酚可被空气氧化的特征,设计合成了富含邻苯二酚官能团的富氧碳材料,提出了基于富氧碳正极材料...
阅读(1011)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2-05
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电子器件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愈发趋向于结构高度紧凑化和运行高效化。散热已经成为影响高功率电子器件和设备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核电站、超频计算和极寒天气等极端复杂应用条件下,内部散热材料、器件和系统面临着极大的考验。高导热石墨质...
阅读(1110)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2-01
研究背景 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车的快速发展,高能量密度电池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传统的均质电解液不能同时满足高电位阴极和低电位阳极的截然相反的要求,而高电位阴极和低电位阳极是高压电池所必需的。同时,均相的单一电解质难以实现双功能或多功能,以满足不同的电极要求。相比之下,双或...
阅读(1385)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31
研究背景 直写墨水(DIW)是一种基于挤出的3D打印技术,已广泛用于在3D打印过程中局部控制材料属性。该技术通过在喷嘴内流动引导各向异性材料的自组装,可提升3D打印结构的机械性能或诱导各向异性刺激响应。因此,通过深入研究单体、交联剂和紫外线强度的影响,能够更好地理解墨水结构动力...
阅读(1146)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30
研究背景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MHPs) 由于包括广泛的颜色可调性、狭窄的发射带宽、高量子产率和可溶液加工性在内的出色的材料特性,已成为下一代显示器发光材料的重要选择。尽管最近的进展将单色钙钛矿发光二极管(PeLEDs)的发光效率推向了理论极限,但其目前使用旋涂工艺的制备方式在制...
阅读(1085)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28
研究背景 电催化CO₂还原将间歇性的可再生电能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纯液体产品,具有诱人的前景,但需要发展高性能的电催化剂,以及解决后续产物分离等问题。重庆大学周小元教授团队精心设计和制备出由Ag颗粒和Sn–SnO₂晶粒组成的强耦合纳米片(Ag/Sn–SnO₂),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
阅读(693)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24
研究背景 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为 5.8 GPa)、卓越的耐热性能(热分解温度为 650℃)和突出的导热性能(轴向导热系数为60 W/(m·K)),由PBO纤维衍生的PBO纳米纤维(PNF)被视为制备高性能导热复合纸最有潜力的材料,在高端...
阅读(1250)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24
研究背景 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在零碳社会和智能城市建设中作为能源供应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单节器件的功率转换效率(PCE)已经超过19%,叠层器件的效率值已经超过20%。这主要归功于合理的材料设计和组合,同时也要借助氯仿(CF),这是一种强大的溶剂(溶解度),能够快速实现液体...
阅读(1093)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20
研究背景 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和迭代升级的电子设备对于电磁波吸收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质衍生的碳基气凝胶凭借其轻质、电磁参数可调、阻抗匹配优等特性,在电磁波吸收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本工作采用了一种简单易行的设计方法,实现了磁/介电组分与生物质衍生碳气凝胶的原位复合和氮掺...
阅读(1694)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20
研究背景 自2007年发现Fe₃O₄纳米粒子的类酶活性以来,纳米酶以其催化活性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稳定性好及适合大规模生产等优点,成为天然酶最具潜力的替代品。近年来,随着纳米医学和纳米催化的交叉融合,基于纳米酶的治疗策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因为酶催化反应可以在肿瘤微环境...
阅读(1535)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20
研究背景 有机电极材料具有灵活的可设计性及绿色可持续性等优势,在水系锌离子电池体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有机材料面临着两个主要的挑战,即差的导电性和高的溶解度。这进一步限制了水系锌-有机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本工作设计了一种含有分子内氢键的有机聚合物(H-PNADBQ)...
阅读(1163)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20
研究背景 由于创伤、肿瘤、感染等原因造成的骨软骨缺损常常导致患者出现肢体疼痛、活动受限甚至残疾,骨软骨再生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临床问题。但由于骨和软骨组织的具有完全不同的自然性质,实现二者同时再生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许多研究主要集中于软骨支架的构建,却往往忽略了软骨下骨的再生。但实...
阅读(1101)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16
研究背景 目前的锂离子电池(LIBs)大多依赖于有机液态电解质。然而,由于有机液态电解质具有易燃性和毒性,电池损坏或断裂可导致环境污染和爆炸。与有机电解质相比,水系电解质在成本、环境友好性(无毒)、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不挥发和不燃性)、电池功率密度和快速充电速率(高离子电导率...
阅读(1763)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15
一、专辑介绍 电解水:水分解是一种将水分子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这个过程是通过电解实现的,需要1.23V的电压才能理论上实现,但实际上需要超过1.8V的电压才能克服反应的活化能。高效、经济的水分解技术将是支撑基于绿色氢的氢经济的技术突破,从水分解产生的氢气可以用作环保的燃...
阅读(787)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14
一、专辑介绍 电解水: 水分解是一种将水分子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这个过程是通过电解实现的,需要1.23V的电压才能理论上实现,但实际上需要超过1.8V的电压才能克服反应的活化能。高效、经济的水分解技术将是支撑基于绿色氢的氢经济的技术突破,从水分解产生的氢气可以用作...
阅读(721)赞 (0)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11
研究背景 水溶液锌离子(AZIB)电池因其电解质的不燃性、环保性和经济性,以及金属锌与水溶液电解质良好的相容性,成为高安全性、低成本储能系统的理想选择。然而,水溶液电解质作为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会直接或间接的与锌负极相互作用,引起析氢反应、电极钝化和锌枝晶生长等寄生反应,导致A...
阅读(2278)赞 (1)
Nano-Micro Letters 发布于 2024-01-11
一、专辑介绍 电解水: 水分解是一种将水分子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这个过程是通过电解实现的,需要1.23V的电压才能理论上实现,但实际上需要超过1.8V的电压才能克服反应的活化能。高效、经济的水分解技术将是支撑基于绿色氢的氢经济的技术突破,从水分解产生的氢气可以用作...
阅读(1526)赞 (0)